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位于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也就是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相对较好。

一些欧美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最低,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最高,这和他们的经济水平较高、饮食习惯导致热量摄取过高有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特别在一些大城市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经逐渐超过了卵巢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早期信号:

阴道异常出血,表现在经量较之前明显增多,或者绝经后再度出血;

白带明显增多,或出现水样白带;

疼痛,但症状相对不常见,由于宫颈管的粘连闭锁或者子宫内膜病变产生出血堵塞造成宫腔积液,长时间累计会出现下腹隐痛或剧烈疼痛。当然如果肿瘤到了较晚期,侵犯了周围神经组织也会造成疼痛。

经阴道的超声检查,很可能能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确诊子宫内膜病变后,需要结合核磁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因为核磁的分辨率更高。

影像学的检查发现异常后,需要做子宫内膜活检和病理检查,其中活检包括分段诊刮以及宫腔镜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三联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也就是说过度肥胖、患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的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比健康人群高出2~3倍。 子宫内膜癌是一个富贵病,能够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不仅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还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一举多得。

子宫内膜癌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长期雌激素的作用有着密切联系。受内分泌失调的影响,比如一些患者患有无排卵性的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的卵巢肿瘤或者绝经后补充外源性的雌激素,这些都可能造成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虽然女性在绝经前体内会有周期性的雌激素作用,但同时会有孕激素起到对抗作用,然而以上案例要么是孕激素的功能不全,要么是分泌或者服用过多的外源性雌激素,最终造成雌激素的过度。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术后的病理结果决定了术后是否要做放疗或化疗。早期的子宫内膜癌单纯通过手术以及术后辅助治疗,5年的生存率就能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手术在减少创伤以及减少手术范围两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进,包括采用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或机器人手术、采用前哨淋巴结技术,已达到减少淋巴结切除范围,改善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等目的。

非常晚期的子宫内膜癌不能手术,或者通过初始手术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后,出现了肿瘤的复发,无法再次手术的情况下,采用放化疗进行治疗。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