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是一类和肿瘤有关的物质,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卢仁泉教授指出,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含量的升高有80%以上的可能由肿瘤导致,20%可能与炎症、吸烟、药物等因素有关。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存在假阳性问题,就目前而言,检测到肿瘤标志物并不等同于癌症。 例如,孕期女性同样会出现血清AFP明显升高,但这其实与肝癌无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早期发现是癌症防治的关键。而肿瘤标志物的出现的确为癌症的早期发现贡献了一份不小的力量。相较于其他检测手段来说,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方便,性价比较高,老百姓乐于接受。

临床十大常见肿瘤标志物

1、甲胎蛋白(AFP)含量明显增高,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2、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较广谱的肿瘤标志物,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胃癌、肺腺癌等癌症,但吸烟人群、妊娠期妇女、心血管类疾病患者血清CEA水平也会有一定的升高,所以CEA特异性不高,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标志。

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or SCCA)是一种检测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常见于肺鳞癌、宫颈癌等,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个体化筛查指标。筛查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筛查年龄可从55岁开始;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可从45岁开始。

5、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主要用于监测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其血清浓度水平高低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也可作为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追踪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

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和各类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阳性率为91%。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的血清NSE浓度可明显升高[1]

7、 糖类抗原125(CA 125)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

8、 糖类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也较高[2]

9、 糖类抗原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也是诊断胰腺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中,CA19-9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

10、糖类抗原72-4(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率可达65-70%,有转移者更高。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